您的位置:首页 > 北京财经网 > 基金

险系基金扩容大戏 公募牌照成大中型保险公司必争之地

2016-11-20 16:26:57来源:        华夏时报        

  (原标题:险系基金扩容大戏 公募牌照成大中型保险公司必争之地)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继平安、国寿、泰康、华泰、太平等大型保险机构涉足公募基金后,保险业“第二梯队”中型险企代表合众人寿和华夏人寿也开始进军公募领域。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获悉,11月10日和11日,保监会分别发布公告称,合众人寿发起设立的合众基金投资管理公司以及华夏人寿投资华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90%股权正式获批,这使得保险系公募基金数量达到7家。

  尽管根据公告显示,合众人寿和华夏人寿拿到保监会批文后,其还需向证监会提出申请。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公司将业务伸向公募领域,券商、基金则争夺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的“管家”身份。在银行、证券、信托、保险以及基金同分享“资管盛宴”的同时,一场资管博弈的大戏正在上演。

  险企的布局

  “目前保险机构涉足公募基金的路径有三条,一是新设基金公司,如已开业的中国人寿旗下的国寿安保基金,华泰保险旗下的华泰保兴基金;二是收购现有基金公司,如太平资管收购了中原英石基金(现已更名为“太平基金”),太保也有意受让国联安基金部分股权;三是事业部形式,如泰康和人保都在旗下资管公司项下新设基金事业部,其中泰康已获批资质。这三种形式都是险企获取公募资格的方式,而险企之所以热衷获得公募牌照,也是源于越来越多的保险资金需要公募基金管理人,与其将千亿级别的资金交给外部资金管理人投资,不如自设基金公司。”11月14日,上海一家大型保险资管机构负责人受访时表示。

  此前,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分析指出,保险机构获得公募基金牌照是金融集团规划中的一步,有助于险企打通金融链条的整体规划。另外,保险营销员除了销售保险外,也要为其客户提供多元的服务,更多的优质产品能增加营销员对于客户的粘性。

  保险公司涉足公募具有显然的优势,一般新的公募基金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产品募集,而保险系公募独特的渠道资源让其优势明显。保险系对旗下基金公司的资金支持力度要强于银行系。

  记者了解到,今年8月,中国太平旗下太平资产收购的中原英石基金更名为太平基金,发行的首只公募货币基金首期募集就达到119亿元,创下保险系公募基金产品首募资金规模纪录,而太平人寿认购了该基金50亿元。

  “保险系基金公司往往是从固定收益类产品起家,慢慢将规模做大。保险资管公司管理的资产主要是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基金,对权益类基金的管理并无太多经验,权益类基金从产生到发展壮大需要一定时间。此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相对稳定,与开放式基金的管理有别。这对于现有的公募基金而言,这些新加入的机构无疑将造成一定冲击。”11月15日,上海一家中型公募基金高层受访时表示。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市场上除行业前20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具有较强的业务经营能力外,大多数基金管理公司并未取得绝对竞争优势,行业集中度较低,业务模式也相对趋同。因此,新基金公司仍然有较好发展机会,并能够通过业务创新,提升发展水平。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保险系公募基金的短板也非常明显,这些公司普遍存在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销售主动性较差、挖掘客户能力欠缺等问题。

  “由于管理资金体量大,我们在固定收益市场上具有一定话语权,配置得越多就越有优惠。相比之下,多数传统基金公司的资金量较小,在固定收益市场上不具备优势,只能更多地去配置一些高风险品种。所以,固收类基金产品将是我们涉足公募的主要切入点。”一家成立不久的保险系基金高管坦言。

  打响“委外”争夺战

  随着保险业总资产今年有望达到15万亿,显然单一资管渠道已不能满足保险机构需求,而权益类投资的保险资金已然成为公募行业必争的“香饽饽”。

  上述保险系基金高管表示,这几年,很多券商、基金争相拉拢保险大客户。而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也越来越宽泛,但公募基金设计的策略似乎总是跟保险机构有所差异,这也是保险公司希望设立自己基金公司的原因之一。”

  据记者了解,目前已经开业的保险系公募如国寿安保、华泰保兴等公司核心高管都来自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熟悉保险资金运作的要求,也了解基金公司的长处。这些公司在发展初期,业务拓展的重点都放在了母公司和保险业内资金的管理上。尤其国寿安保基金80%的管理规模来自机构客户。今年中国人寿保险集团与国寿安保基金发生关联交易累计金额达到28.78亿元。例如,国寿安保9月新发行的基金中,国寿集团认购1.3亿元,占总份额的26%。

  另外,截至今年9月末,中国平安旗下的主要保险资金运用平台——平安资产管理的规模2.1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8%;前三季度,平安保险业务收入增幅超过20%。对照着看不难发现,平安保险业务的增幅远远高于平安资管公司资产规模的增速。这个差距,在近3年都维持着。

  “这说明,新增保险资金并没有全部流向平安资管,而是委托给了外部的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打理。”平安资管一位高层管理人员11月16日表示。

  这位平安管理层还进一步称,保险资金体量庞大,对流动性要求却很高,如果直接投向股市,撤出时必定产生不小的动静,尤其是个股跌停后,险资就失去了流动性,但委托给基金公司,在关键的时候“牺牲”的是基金公司,而保住了自己的流动性。

  据记者统计发现,目前保险公司中提出过“金融集团化发展”的不下20家,其中既包括全国性保险公司,也包括地方保险法人机构。而公募牌照是“金融集团”的组成部分,成为保险公司必争的领土。


责任编辑:王梅
北京财经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