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北京财经网 > 银行

商业银行同业策略路径分化

2016-07-23 22:07:57来源:
  多家商业银行走出了探索传统银行同业业务转型的第一步。
  7月上旬,招商银行打造的招赢“N+1”银银合作服务体系在上海公布,并被纳入品牌化体系,目前已与多家区域性银行签署合作协议。
  就在6月,兴业银行于福建莆田的一项会议上,披露其银银平台“一朵金融服务云支撑支付结算、财富管理、资产交易三大业务平台”的战略蓝图,同时提出了打造银银平台国际版的规划。
  自从2014年同业业务监管政策出台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等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发展策略及路径也在分化。
  “后监管时代,国有五大行坚持把同业业务定位为流动性调剂,而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大力发展同业投融资业务,尤其是同业投资业务。”一位银行同业部人士表示。
  这是由于,各家银行同业业务的策略分化与全行的战略定位、业务结构、优势资源等诸多因素有关,也存在着延续前几年同业业务发展惯性的“路径依赖”。
  银行同业业务仍将继续分化。
  招行“线上化”交易阳谋
  目前大型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基本上都开展了银银合作业务,有些银行也已经将其品牌化和体系化。
  以招行的服务体系为例,该行以“招赢通”平台为依托,整合了招行“资金融通、资产经营、资产管理、票据流转、资产托管、跨境整合、金融交易、投资银行、代理服务”等九大业务,意在解决中小银行经营管理的现实痛点。
  “招赢通”平台是招行的同业业务线上平台、签约支付平台和招行资源共享平台,被作为招行升级银银合作服务体系、构建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IT系统载体。
  招行负责同业金融业务的权威人士表示,名称“N+1”,也蕴含了招行如何达成优势资源“线上化”的经营谋略。
  目前,招行与多家股份行及城商行的同业定期存款业务已实现线上化交易。2015年初,招行就率先开始了同业业务线上化、电子化交易方式革新。
  “2015年我们通过招赢通平台向同业客户提供同业理财产品累计金额达3.2万亿元,今年我们把招行分销的债券也搬到线上,销售量有近100亿元。”前述招行人士称。
  “当时就提出了同业业务向客户经营转型,我们没有过分沉迷于‘同业非标投资’等资产类业务,而是选择了‘更轻’的客户综合经营之路;我们把同业客户视同为一类特殊的对公客户,力争成为它们的首选综合金融服务商。”
  前述招行人士表示,近几年,招行公司金融提出以客户的“名单制”管理引领客户营销及服务方式的转型,同业业务及银银合作业务也是如此。全行宏观的组织架构,中观的营销组织、考核机制、经营分析等,以及微观的行内培训等,都在向“客户端”和“产品端”的逻辑进行调整和梳理。
  银银、银证如何对接?
  就在招行“N+1”银银合作服务体系发布会上,来的30多家银行几乎全部为城商行和农商行。他们的签署合作,充满了互补性的战略意图。
  “区域性银行与我们的差异性最大,互补性最强,是招行银银合作业务最重要的客户群体。”招行同业相关人士表示,招行银银合作客户选择自身经营策略稳健、所在区域经济环境健康、双方合作互补性强的城商行和农商行作为合作对象,把合作资源倾斜给它们,并力求双方开展深度、持续、全面的合作。
  实际上,“大同业”也是一些中小银行做大规模的重要手段。
  这是由于,目前中小银行深受宏观经济下滑周期影响,资产质量风险上升,资产结构亟待优化,同时表内外业务有继续做大规模的冲动。与之对应的是,部分城商行、农商行频繁使用二级资本债等工具补足资本,甚至谋求上市。中小银行的现实经营压力也要求他们选择“合作大过竞争”的大银行伙伴开展各项业务合作。
  招行分管公司金融的副行长唐志宏曾于今年年初提出,同业客户对商业银行有三大价值,一是财务价值;二是经营价值;三是协同价值。“财务价值”是会计意义上的综合收益;“经营价值”主要是指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银行必须与同业机构频繁交易资金、资产、债券、存单以及衍生品等,以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
  “‘协同价值’比较抽象,以券商为例,其与资本市场打交道的能力比较强,但银行对这些领域相对陌生,于是通过和部分券商建立合作关系,逐步把自身传统优势业务与资本市场生态圈适度对接。”唐志宏称。
  对银、证双方而言,协同价值主要体现在相互的获客效应上。“银证双方可在客户互荐方面达成多项对接,以推动双方共享跨界业务需求的客户资源。”唐志宏称。
  同业策略分化
  时下,很难用一个词汇形容目前银行同业业务的分化。
  但一个直观现象是,银行内部同业业务、资管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票据业务等不再那么泾渭分明。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127号文”之后,以16家上市银行为例,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策略,变化较大。
  以2012年为变化的时间经纬线,之前,银行同业业务主要是以拆借、存放等资金业务为主,以调剂银行机构之间流动性和短期资产配置。2012年至2014年,股份制银行及部分城商行之间合作开展买入返售-受益权业务,实为类信贷的非标融资业务。到2014年5月,相关监管政策出台后,这类低风险高收益业务彻底退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16家上市银行今年一季度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下跌超1.1万亿元,远超去年3600亿元的降幅。而自从2015年初至2016年一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增加了超4万亿元,这一增速远超贷款增速。
  “国有五大行依然把同业业务定位为流动性调剂,兴业、中信、浦发、南京银行等股份行和城商行则大力开展同业投资业务,逐步将同业业务的内涵延伸到广义资产配置的范畴。”一位银行同业部人士表示。
  “‘127号文’后,部分股份行和城商行开展同业投资业务,资产投向包括同业理财产品、债券、同业存单、结构化资产、信贷类资产以及投行类创新资产等。表内资产端的经营逻辑从”放贷款“逐步演变为‘资产配置’,呈现‘广义资管化’趋势” 。
  16家上市银行年报显示,“同业非标投资”规模连续三年快速增长。而焦点在于,同业非标投资业务所对应的“应收款项类投资”项下的具体资产投向、风险资产计提、拨备成本计提均未得到充分披露,成为表内资产业务的“迷雾”,也逐步引起了业内热议和监管关注。
  “目前招行的主要思路转向同业客户群深度经营,以推动同业业务发展转型;同业非标投资业务只是定位于满足同业客户需求的一类产品而已。”前述招行相关人士表示。截至2015年年末,招行资产业务的1/3,负债业务的1/4和同业客户有直接或间接的业务关联。“可以说,同业客户与招行以多种形式在多个业务领域开展了规模较大的合作,这是其他行业的对公客户所不具备的特性。”
  比如,在资产端,同业客户可以是银行的客户、交易对手、合作方(SPV通道)、资产业务载体(发行债券、承兑票据等)以及资产转出方等。
  在负债端,可以是场内、场外资金业务的交易对手或者是同业存款的稳定来源(如券商等)。在中间业务领域,同业客户在财富管理、托管、投行、代理业务等方面与银行有着更密切的合作。
责任编辑:王梅
北京财经网